市人大代表崔仁波: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義務教育段深化體教融合
摘要:青報教育在線訊 “雙減”配合“雙增”雙管齊下,讓教育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嶗山區育才學校校長崔仁波關注目前教師隊伍結構、師資水平與新背景下教學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在今年兩會帶來兩項關于落實“雙減雙增”政策的建議:一是建議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二是建議義務教育段深化“體教融合”。
青報教育在線訊 “雙減”配合“雙增”雙管齊下,讓教育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市嶗山區育才學校校長崔仁波關注目前教師隊伍結構、師資水平與新背景下教學發展需求的契合度,在今年兩會帶來兩項關于落實“雙減雙增”政策的建議:一是建議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二是建議義務教育段深化體教融合。
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
作為沿海發達城市,青島教育的改革發展一直走在全國教育發展的前列,但當下也面臨著“雙減雙增,減負提質”教育改革帶來的一些問題。崔仁波表示,一方面,“雙減”給相關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部分教師面臨著工作生活壓力增大和綜合能力提升要求的雙重困境;另一方面,師資短缺不能滿足課后服務的多樣化需求;除以上兩點外,現實中還存在著學校課后服務水平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的狀況。
針對以上問題,崔仁波建議中小學教師減負提質。一是探索實施教師彈性上下班和補充休息制度??善溉尉邆滟Y質、熱心奉獻的志愿者參與課后服務,或考慮聯合科協、團委、婦聯、關工委等組織,參與和支持學校開展不同學段的課后服務,以滿足“雙減”后的教育教學需求,讓教師主要精力回歸專業教學。
二是要隨著教學活動的變化而調整教師編制和教師隊伍。適當增加教師編制總量,擴大優質教師資源供給;建立區域內校際之間教師編制動態統籌機制,促進區域內校際之間教師交流輪崗,解決校際間師資配置不均衡問題。
三是廣泛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課后服務。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學校課后服務供給的調配平臺,在區域內形成統一的高質量體系化的課后服務供給;招募志愿者、社會公益團體、高質量非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構建“兼職教師庫”;建立校外機構公共服務購買機制,構建新的、以學校為主導的、各方力量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義務教育段深化體教融合
同時,崔仁波還建議義務教育段要深化體教融合落實“雙減雙增”。崔仁波表示,體教融合是教育孩子們養成熱愛體育運動良好習慣的最佳途徑,是弘揚愛國體育精神的根本。抓好學校的體育教育、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是落實體教融合、“雙減雙增”的“最后一公里”。但隨著青島的城市化發展,青島市區人口激增,學齡兒童數量的增長趨勢明顯高于相應的師資配備、學?;A設施配備、生均投入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體教融合的進程。
對此,崔仁波建議從加強政府督察導向力度、加大督察考核力度、多途徑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和設施保障四個方面深化體教融合。他建議在課后服務開設體育項目“超市”,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運動需求;通過公開招聘優秀退役運動員兼職、購買社會服務或與專業機構合作等多種方式,豐富體育教師資源;通過落實每學期的生均經費投入、生均操場使用面積和器材使用數量,落實體育教師的配置、核準體育教師工作量,保障體育教師待遇。
青報教育在線 高晶欣